活動策劃公司:崔華平:真誠地做廣告、做企業、做人
2013-03-25 05:26:39
皓業傳播集團總經理崔華平
“只有不適合公司發展的個人,沒有不適合個人發展的公司。”這是皓業廣告新員工培訓手冊上的一句話,后文解釋道:“因為對員工的要求只會隨著公司的發展不斷提高,而絕對不會降低。”如此直率的表述和成長決心,我們采訪了皓業傳播總經理崔華平,訪談中他身旁坐著一排舉止恭敬、精神飽滿的皓業員工。
話題從對成功的看法開始,崔華平說自己遠沒有達到成功,“成功是讓社會離不開你。當然,我指的是精神層面的離不開。比如李嘉誠的奮斗精神,比如江南春的創新精神,都已深深嵌入大眾的價值觀和生活中;另一方面,成功人士在盛名之下,必然也會承受壓力,遭到質疑,并負有責任,因此還要有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?’的大度胸懷,方能穩住成功。”一席話,令人振奮。
結緣廣告,從邂逅到責任
皓業1998年成立時只有2000元啟動資金,崔華平是老板也是唯一的員工。談到自己選擇做廣告的起因,崔華平用了“邂逅”一詞。“那時,沒有所謂的理想和遠大抱負,只是發現有朋友做廣告挺賺錢,我覺得自己也能做得不錯,就起步了。” 創業之初,崔華平追逐過所謂的“專業”,(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、上海公關公司),后來逐漸明白了市場中的專業并不能完全按專家的標準來評判。“人做什么事情講的是適合,廣告業衡量成功是獲得市場和可戶的認可。”說起有著王牌風范的4A公司,崔華平認為,“人要學會自己欣賞自己,本土公司千萬不要有4A公司的壓力。廣告專業水平高低不應由是否4A或local來決定。市場上沒有絕對的專家,贏得市場就是專家。當然,各家公司的專業特長不同,就像Nokia和TCL,你不能去比較哪一家公司更強,因為它們所擅長的是不同領域的產品。非4A公司關鍵在于明確自己的業務擅長點和優勢,占領相應的市場,保持穩健步伐,不要急于跨越實際背景去謀求名義上的大。”
成立10年來,皓業一直將自己的業務重點牢牢鎖定在通信業,在上海乃至全國的通信業廣告中皆有不少成功實踐。近年來,隨著公關意識在國內產業界的加強,皓業也開始為客戶策劃一些帶有明確傳播目的大型活動。比如高爾夫球賽、寬帶主題公園體驗活動等,將皓業的服務逐漸提升到了整合傳播營銷的水平。皓業廣告近期改名為皓業傳播,當問及此舉有何戰略意義時,崔華平笑著說只是為了順應公司目前業務范圍。他強調皓業近期的戰略仍是穩固發展傳統業務,但會逐步開發新媒體業務。
“現在,廣告已變成我的一種責任。其實我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熱衷于廣告,我不喜歡開會、不喜歡做老板、不喜歡每天循規蹈矩地上班。可是我總會記得母親說過的話:‘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底,可以失敗,可以成功,但不能放棄。’這是我一生的信條。沒有勉強。”
崔華平還喜悅地談起中國傳播界的新氣象,“中國傳媒、網絡市場的領跑者,如百度的李彥宏、分眾傳媒的江南春,都有著良好的國學功底,懂得凡事要先繼承再發揚。中國在新興傳媒市場很有潛力,有一批有才華、擁有傳統文化支撐的企業青年領袖。”崔華平始終不拘泥于把話題放在廣告業內,或把話題放在皓業本身,他說人的眼界應該開闊一些,再開闊一些。